在護理失能老人轉移過程中,可通過以下措施預防壓瘡:
- 轉移前準備
- 評估皮膚狀況:全面檢查老人皮膚,重點關注骨突處,如骶尾部、足跟、肘部等,查看有無發紅、破損等早期壓瘡跡象,以便采取針對性防護。
- 選擇合適的輔助器具: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和轉移需求,挑選合適的輔助器具。例如使用減壓床墊、輪椅坐墊,它們能均勻分散壓力,減少局部受壓;使用轉移帶時要確保其柔軟、無破損,避免對皮膚造成摩擦。
- 轉移過程中護理
- 保持正確的搬運姿勢:搬運時動作要輕柔、平穩,避免拖、拉、拽等動作,防止皮膚與床面或其他物體產生摩擦。多人協作時,要動作協調,將老人整體抬起,減少身體局部受到的剪切力。合理調整體位:在轉移至輪椅或床上后,要及時調整老人體位,確保身體各部位處于舒適、自然的狀態。可在老人身體空隙處墊軟枕、氣墊等,使身體重量均勻分布,減輕骨突處壓力。
- 避免局部長期受壓:定時幫助老人更換體位,如每 2 小時左右翻身一次。在轉移過程中,若老人需要在某個體位停留較長時間,可適當調整其姿勢,或進行局部按摩,促進血液循環。
- 轉移后皮膚護理
-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:轉移后及時清潔老人皮膚,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,如腋窩、腹股溝等。用溫水擦拭皮膚,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,洗凈后輕輕擦干,防止水分殘留導致皮膚潮濕,增加壓瘡發生風險。
- 涂抹護膚用品:在清潔皮膚后,可在容易發生壓瘡的部位涂抹適量的潤膚霜或凡士林等護膚用品,保持皮膚滋潤,增強皮膚的抵抗力,但要注意不要涂抹過多,以免影響皮膚呼吸。
此外,還需注意為老人提供營養均衡的飲食,保證充足的蛋白質、維生素等攝入,以增強老人皮膚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,從整體上降低壓瘡發生的可能性